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昌春 唐海蓮)近日,道縣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劉桂連憑借精湛醫術與中醫藥獨特優勢,成功挽救了一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贏得患者及家屬的衷心贊譽。
患者楊某,49歲男性,有“風心病、心臟瓣膜置換術、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等復雜病史。2024年底,患者因腹水、肝功能異常等癥狀轉至省級某三甲醫院住院治療。然而,歷經9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病情惡化至多臟器功能衰竭,預后堪憂,醫生建議家屬轉回當地醫院。
2025年1月6日,楊某被救護車以“肝硬化”緊急轉回道縣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入院時,患者胸悶、心悸、氣促、腹部脹大,雙下肢重度水腫,血壓處于休克狀態,目黃、身黃、小便黃。實驗室檢查顯示,肝功能指標中谷丙轉氨酶高達708U/L,谷草轉氨酶1775U/L,總膽紅素110umol/L;腎功能方面,尿素氮25.2mmol/L,肌酐179umol/L;血常規中血紅蛋白濃度僅56g/L;凝血功能也出現嚴重障礙,凝血酶原時間長達 34.1秒。重癥醫學科診斷其為“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低蛋白血癥、多臟器功能障礙(心、肝、腎、凝血功能)、風濕性心臟?。ㄐ姆款潉?、心功能Ⅲ級)、高鉀血癥、重度貧血、肺部感染”等,在予以對癥支持治療的同時,向家屬下達了病危通知,患者及家屬一度要求放棄治療回家。
關鍵時刻,重癥醫學科緊急請示劉桂連會診評估。征得家屬同意后,患者轉入脾胃病科。劉桂連憑借多年臨床經驗,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中醫方面以溫中健脾化濕、行氣利水為原則,西醫則進行護肝降酶、補充蛋白、利尿消腫、抗感染、抗病毒、輸血糾正貧血等對癥治療。她開具的中藥處方以經典方劑補氣建中湯為基礎方,包含茯苓、陳皮、厚樸、人參、澤瀉、黃芩、麥冬、蒼術、白術等藥物,并指導家屬自煎供患者服用,同時配合中醫外治、中藥貼敷療法。
短短數天,治療成效顯著。1月10日,患者胸悶、心悸、氣促、腹部脹大及雙下肢水腫癥狀明顯緩解,肝、腎、凝血功能等異常指標開始好轉。繼續服用3劑中藥后,患者腹部脹大及雙下肢水腫進一步改善。針對膽紅素下降不明顯的情況,劉桂連辨證為濕重于熱之黃疸,調整處方為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減,以利濕化濁運脾、佐以清熱。1月15日,復查顯示肝、腎、凝血功能等各項異常指標大幅好轉,腹部脹大明顯減輕,雙下肢僅輕度水腫,患者病情好轉,醫院隨即停病危通知。1月23日,患者再次復查,肝功能指標谷丙轉氨酶降至56U/L,谷草轉氨酶70U/L,總膽紅素77.6umol/L;血常規中血紅蛋白濃度提升至63g/L;凝血功能顯著改善,凝血酶原時間縮短至18.3秒,腎功能恢復正常。此時,患者無明顯腹部脹大,雙下肢無水腫,各項異常指標均顯著好轉,達到出院標準,遂帶藥出院。
出院后,醫院電話回訪得知,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為表感激,家屬為劉桂連及科室醫護人員送來一面寫有“醫德高尚醫術精,關愛病患暖人心”的錦旗。
劉桂連表示,靈活運用中醫經典方治療“肝衰竭”及各類肝病臨床療效顯著?!案嗡ソ摺辈∏閮措U,死亡率高,“慢加急性肝衰竭”更是治療難度巨大。近年來,她潛心鉆研,成功攻克多例疑難重癥肝病病例,經其治療的三百多例肝病患者治愈、好轉率超94%,贏得患者的高度尊重與信任。
近年來,道縣中醫醫院在劉桂連等一眾專家的努力下,不斷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為眾多像楊某這樣被疑難重癥籠罩的患者在黑暗中點亮了希望之光,讓患者一步步走出疾病陰霾,讓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責編:左爽
一審:左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